【登山筆記】帝王之山,南湖群峰

--

蔓蔓之原,遙遙之山—南湖圈谷

從2月就一路埋入水的世界,已經有許久沒走山了。因此,這一次四天南湖格外令我期待不已。南湖的魅力在於無盡的大山大景,有森林、草原、稜線、峭壁、巖峰、圈谷、巨石、溪谷。無盡的地形變化,既折磨登山者,卻又使人無比嚮往。

這次的行程規劃四天三夜(4/30–5/3),至少五座百岳(就看能不能撿得到南峰和巴巴山),全長將近50公里,好像是一個體力與意志力的雙重收驗。這麼久沒爬山的我真的是又怕又期待。

因為怕缺水,這趟訂了布農的協作餐與帳篷,又多背3公斤的水。因為預期會是好天氣,所以我又多背了相機。就這樣,總重量來到17公斤,已經逼近過去經驗中最重的重量,上山囉!

Day1. 用好天氣開啟一天

【行程】台北車站 → 勝光登山口 → 南湖登山口 → 宿雲稜山屋
【總長度】9.6K
【軌跡】

  • 04:30 台北車站集合出發
  • 08:30 勝光菜園登山口
  • 11:00 南湖6.8K登山口
  • 15:00 雲稜山屋

天氣一直都是最難預期的事情。有時候以為會下雨,但上了山卻能在剛好的時刻迎接艷陽。這一次,天氣預報告訴我們都是好天氣,使我對於這趟旅程無比的期待。果然出發時是個豔陽天。

五月沒有那麼熱,又能享有藍天白雲,的確很舒服也很幸運。

登山口

從勝光菜園登山口走一段距離以後,會看到小小的路標標示雲稜的位置。在正式踏上太魯閣國家公園區域之前,會看到大大的牌子,這裡也有一個小公廁,如果要做最後裝備整理和如廁都能在這裡歇停一會。

太魯閣國家公園路牌

今天的目標只到雲稜山屋,行程並不怎麼著急,於是沿路就慢慢地走。有花就看花,有景色就停留。有許多的時間可以讓眼睛去熟悉山裡的色調,去捉摸杜鵑緩慢開花的變化,發現夏天將要抵達了,而綠將變得更綠,紅會變得更紅。

Photo by Rich
粉紅的杜鵑點亮了山
向山裡去
Photo by Rich

雲稜山屋

今天沒有山頭要撿,到達雲稜山屋時將近下午三點,慢悠悠地找到了帳篷卸下裝備,拿出椅子泡茶吃食。比較意外的是,這裡真的好熱門啊。

雲稜山屋外協作帳篷
自從嘉偉推薦Helinox Zero 椅子,全部人毫不猶豫下單,山上非常舒適好用(490克)

早早歇下,明天還很漫長。

Day2. 你在想些什麼

【行程】雲稜山屋 → 審馬陣山 → 南湖北山 → 五岩峰 → 南湖山屋(輕裝) → 南湖主峰 → 南湖山屋
【總長度】10.8K / 04:20–15:30
【軌跡】

  • 03: 00起床
  • 04: 00雲稜山屋出發
  • 審馬陣山
  • 南湖北山
  • 五岩峰
  • 11: 00 南湖山屋休息/午餐
  • 12:30 前往南湖主峰
  • 13:20 南湖主峰
  • 15:30 悠哉返回山屋休息

登山的時候你都在想些什麼呢?我覺得那是一個思想解離的過程。你要推敲自己的思想,直到貼近自己的靈魂。我著迷於山的一個原因,是我能在行進之中獨處,深入地挖掘自己。

出發

明明就很累,前一天晚上不知道為什麼一點睡意都沒有。半醒半夢地熬到了凌晨三點,起來時,仍有種尚未睡足的空虛感。

今天的行程不輕鬆,Rich發下豪語要攻五座百岳,結果 — —只攻下三座:審馬陣山、南湖北山、南湖主峰。可能因為睡得不好,其實身體不太舒服。過審馬陣後輕微頭痛,但應該不是高山症,而是背重裝壓迫脖頸導致的偏頭痛。吃了止痛藥繼續前進。

審馬陣山 & 南湖北山

最Cover的兩人Rich & 嘉偉

五岩峰

今天的一路上坡,好累,尤其是重裝過五岩峰,那真的走到心累與絕望。當疲憊的時候,不曉得大家都在想些什麼。望著無止盡的上坡其實只會感覺挫敗和遙遠,最好的做法,就是調整呼吸,低頭踩好每一步。這個時候沒有人有餘力說太多話,因此,即便和大家一起前進,也彷彿像是在和自己獨處。

我一路在想著各式各樣的事,雖然大部分時候是完全放空。我想著,下週要處理的簡報;想著,和人之間的關係;想著,我未來是否會前往美國以及在什麼時候;想著,如何在潛水方面能更突破自己。也不能太過認真想,否則呼吸會無法調節,但總覺得這些問題都能夠想三天三夜。就這樣想著,然後就翻越了一座山頭。太鬱悶時就看看週遭的景色,此刻就能感覺到那些煩惱似乎也不是那麼重要。

「什麼都不要想,就是前進就對了。」

南湖圈谷

南湖真的很美,這幾天天氣又極佳,北山360度環境的視野,能清楚看見中央尖的肌理線條,嘉偉深深為它著迷。沿線一路到審馬陣的山丘,我們基本就是攀附著巨木的根系向上,一直到南湖山屋和南湖主山,一覽無遺圈谷的風景。看著圈谷蔓延,幾乎能夠想像數萬年冰河沖刷山脈而遺留下這片谷地。高低落差超過300公尺,是登山人的夢魘也是嚮往。

南湖圈谷

南湖主峰

抵達山屋以後,休息不到10分鐘,背上輕裝就朝著南湖主峰出發。距離不遠,但是一路陡峭,且山壁碎岩居多,真的需要手腳並用才可以爬山頂端。看著岔路口寫主峰0.54K,殊不知這500公尺也是幾乎要了人命。

一路從南湖山屋飆車到南湖大山,輕裝+飛快的腳程僅花了1小時

主峰結束後,站在岔路處已經下午接近兩點。粗估此刻再往返巴巴山也要5–6個小時,如果逞強硬走,回到營地也七八點,不但摸黑有風險,隔天也是一大早就要出發,休息量可能不足。正當我們還在猶豫的時候,突然一隻不畏人的長鬃山羊出現,所有人立刻拿起相機啪擦啪擦地拍了起來。

長鬃山羊 Photo by Rich

沒有去到巴巴山也是令人感到放鬆。雖然可惜,但南湖總不會只來一次。留點遺憾,下次再來會會南峰和巴巴山吧。

Day3. 痛苦和快樂總是並行著

【行程】南湖東峰 → 陶賽峰 → 南湖東南峰 → 馬比杉山 → 南湖山屋
【總長度】12K / 04:20–16:30
【軌跡】

  • 03:00起床
  • 04:20輕裝出發→東峰鞍部
  • 05:30南湖東峰
  • 07:00陶塞峰
  • 09:00南湖東南峰
  • 12:00馬比杉山
  • 16:00東峰鞍部
  • 16:30南湖山屋

痛苦和快樂總是並行著。沒有爬升就看不到環景,沒有負重就沒能享受山上的確幸,沒有忍耐和堅毅就到不了你想去的地方。但是,如果你有一個目標,你願意付出多少的努力?在山上,只要體力可以,就不會輕易回頭。

南湖東峰

回頭去想,我最愛也最累的是第三天,從東峰開始,必須手腳並用地翻過岩壁,嚇壞程湘,但我卻覺得自己成為一隻山羊,能在陡峭石壁走跳來去。翻過山頭展望日出,斜峭的東峰三角點孤零零立在峰頂。這天大景,一樣也是360度環景,清晰地看見中央尖和南湖主峰遙遙相對。

陶賽峰

沿著稜線前往陶賽峰。稜線雖難走,但一直都是我最愛的路線。沒有遮蔽,邊走,隨時能展望四周的美景。翻過幾個小山頭和密林,從林縫中,突然看見了鼎鼎大名的陶賽峰,矗立在正前。這麼巍峨、這麼突出,在藍天白日下閃閃發著光芒。它倘若出現在平坦的草原,或許能夠與烏魯魯巨岩並肩。

Photo by Rich

我們在此停留,嘉偉和雨秋發揮抱石的技能,小心翼翼地翻上陶賽(因此嘉偉獲得陶賽偉之稱)。其實也能從後方登陶賽峰,這次因時間因素跳過,但說好了,下次一定要再來。

南湖東南峰

山徑不明顯,到南湖東南峰需要倚靠布條標誌和軌跡才能辨析方向。途中經過許多巨石地形,並不危險,但需要手腳並用尋找踩點。我超愛這種需要運用全身力量的地形,讓我感覺和山更為貼近。來到東南峰,巍峨的巨石堆疊,許多突出的岩塊彷彿懸於空中,輔佐背後大景,極適其滿足攝影渴望。大亨說,若能空拍,這裡真的極美。

南湖東南峰 (非百岳)

接著,一路繼續推向馬比杉山。途中,雨秋突然呼吸不順,一臉痛苦地不住大口抽氣。我們立即停下,幸好隨行的大亨是醫師,而嘉偉隨身攜帶應急藥物。同時我也學習到,首先判斷是否為肺水腫,可以聆聽呼吸時是否有「螺音」,即類似有痰時的一種咕嚕咕嚕聲。經判斷後是過度換氣,讓雨秋對著袋子呼吸多次,透過吸進較高濃度的二氧化碳,刺激身體呼吸的渴望。雨秋慢慢恢復了正常呼吸,也立即吞了兩顆類固醇。

在陰影處,我們一行人休息了至少三十分鐘讓藥效發揮也趁機恢復體力。最後我們決定拆成兩隊,一隊Rich、我、大亨、Ivy繼續攻向馬比杉山,而嘉偉、雨秋、程湘則先行回營地休息。

馬比杉山

馬比杉山用眼睛看,似乎近在咫尺。而岔路處路標1.7K的標示也讓我們覺得不遠。殊不知,這段可說是最令人心累的部分。馬比杉山沿途都是比臉高的劍竹林,經過的時候不斷被枝葉掃臉。加上因為視線不清經常絆到、撞傷,回家以後檢查腿發現有眾多瘀青。後面抖上100公尺也簡直要人命。從岔路口1小時開爬終於登頂,景色也說不上多壯麗。隊員們坐在三角點喘氣崩潰 — — 「好了,這個點我們不會再來了。」其實從東峰開始,稜線、陶賽和東南峰一路風景極佳景色也壯麗,這條路線似乎走到東南峰就已堪圓滿,除非為了撿山頭,否則幾乎不必再繞到馬比杉山。

溪谷

山頂休息完畢,我們啟程返回營地。並非原路折返,而是從溪谷溯源,繞一圈回到圈谷。從岔路口開始往和平南溪溪谷,先越過一片不好走的原始林地,才終於切到了草原處,再往前走不遠就是溪谷了。終於來到低處,走在早已乾涸的河床,抬頭一望,可清晰看見山頂突出的石塊,那裡就是我們剛才玩耍許久的南湖東南峰。真不可思議,沒想到在短短幾個小時,我們已經從遙遠的山頭來到了這裡。人的耐力真的不可限量。

慢悠悠地走在河床,在連續上上下下數小時以後,此刻是最舒服的一段了。也許接近午後,有些雲覆上天空,不如早上那樣烈日高照,氣溫也變得更為涼爽。慢慢地,我們要逐漸往源頭前進,沿路在巨大的石塊中蹦跳,突然認同嘉偉所說的,抱石技巧確實有助於在山中運用。

這一路緩上,還是有些疲憊。終於看到東峰路徑的交界路標,咬著牙走最後一段上坡。喘個幾口氣,我看到了此行最懾人心魂的南湖大景。

南湖圈谷美得不可思議。五月的季節說不上夏季,也許樹木都還沒有真正轉綠。但從春光緩慢地遞嬗到夏日,就能瞥見一點生機復甦的節奏,整個山正慢慢地更為盎然一些,這不禁讓我期待,如果是真正的夏,或者嚴寒的冬,南湖會變成什麼樣子?

回到營地,已經是下午四點半,整整走了12個小時。嘉偉從山屋呼喊我名字的時候,我還沒從疲憊中恢復,只能給他一個迷糊的表情。

啊,原來O型走是這個樣子的啊!陶賽、東南峰、溪谷很棒,但馬比杉山,這輩子可能去一次就夠了。這就是我這日的感想。

D4. 你為什麼而來?

【行程】南湖山屋→ 登山口
【總長度】16K / 04:00–14:30
【軌跡】

  • 03:00起床
  • 04:00重裝出發
  • 05:20五岩峰日出→南湖北山
  • 07:00審馬陣登山口
  • 09:00雲稜山屋
  • 13:00南湖6.8K登山口
  • 14:30勝光菜園登山口
  • 17:00宜蘭慶功宴(金澤滷肉飯+原來豆花)
  • 20:00台北車站
五岩峰日出

論及爬山,總在想為什麼登山者總是不能自己地一直往山上去。

表面上,我們都是為了同個目標上山。為了親自踏足於山峰,要去感受山川壯麗,感受疲憊不堪以後恣意的休息,去聽山的聲音。但我們也為了不同的目標而上山。嘉偉說:「山上無與倫比的寂靜。」,而大亨說:「人與人最單純與直接的交流。」而我,是為拉繃到極限時想痛哭放棄卻又不放棄的掙扎而去。我是個不愛輕言放棄的人。當到了那裡我就想完成一個目標,即便有時候太過逞強。我這樣勉強,其實也在學習如何放下執著。

就好像上了山頭看到好天氣,就開始期待夜晚會有滿天的星河。但南湖的夜晚雲多,沒見到太多星星。那麼高的地方沒有什麼收訊,沒有什麼事情,生活很簡單,舒舒服服地等著日落,等著吃飯,等著收拾好一切就寢。

5/13那天,全台灣短暫地斷了電,Wifi連不上,網路沒訊號,無法與任何人聯繫。好像臨近末日,卻又沒有末日的緊張感,突然像是回到了山上。望著窗外,許多人提早離開辦公室了,街道車水馬龍,似乎紅綠燈也失靈,一切亂哄哄。

為什麼一再地回到山裡?因為可以很安靜,可以隔絕一切,可以與人進行最簡單且純粹的交流,又能享受直接的熱情和善意,提醒前面融冰路滑,箭竹扎人,或者不要冒險天黑走路。

那天沒走巴巴山但遇到了不怕人的長鬃山羊。雖然錯過了一些什麼又總是再遇到一些好事。於是常常想,錯過可能也不是真正的錯過,跌倒也是為了痊癒後更強壯,難過生氣什麼的,以後就不會再為一樣的事情傷心了。

雖然沒見到星星,但見到了很溫柔的日出,那不也是件很美好的事嗎?

南湖太美太美,百看不膩。山總是那樣一望無際,不會藏起任何美麗。最喜歡日出溫柔的光,也喜歡午後的陰涼。在山上總不要太勉強自己,若太堅持,硬要琢磨心志,也許某天自己會被磨得傷痕累累。

放棄了南峰和巴巴山並不可惜,最棒的時光還是與夥伴在山屋營地喝茶聊天。迷人的地方在此——你將隔絕噪音,只聽見最真誠的聲音。

會再來的吧。就像錯過的人,也許在不久的將來又會見面。

See you down the road.

--

--

宇芳 YuFang|旅人與自由潛水
宇芳 YuFang|旅人與自由潛水

Written by 宇芳 YuFang|旅人與自由潛水

山是父親,海是母親。走過異國,讓我更愛這座島嶼。 踏過玉山、雪山、嘉明湖,潛過綠島、蘭嶼、小琉球。希望能夠透過寫作與影像,紀錄我所熱愛的生活。

No responses yet